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Betway必威手机版 >betway必威手机版官网下载 >服务专题>医疗服务>资讯服务

【资讯服务】央视《今日说法》 聚焦职业病危害

来源:卫生健康法制实践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5-03-21

来源:卫生健康法制实践

2 25 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以《被忽视的健康》为题,报道了一起因企业未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引发的职业卫生案件,揭露了部分企业忽视职业病危害申报、不开展职业卫生定期检测评价、不履行职业健康监护职责等诸多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漏洞。

警惕职业病!保护被忽视的健康

35岁的钟某是贵州省安顺市一家玻璃制品企业的员工,已经在生产一线工作了7年,他的工作环境常年高温高热。202310月,钟魏巍在体检中被查出血糖偏高。他不得不换一个岗位,否则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环境下,身体会大量出汗,导致血液浓稠,血糖升高,不利于健康。

正常情况下,企业在获知有员工患有职业禁忌证时会第一时间通知员工,可钟某直到半年后才知道自己的体检结果。在此期间,他仍然从事原来的工作。原来,20243月,也就是钟某收到体检结果的前一个月,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总工会向当地的检察院移交了企业违规的线索,于是检察官到钟某工作的这家企业调查职业病防治的情况。

检察官首先要求企业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但发现2021年和2022年均未进行检测。之后他们又调阅了企业的职工健康档案,发现公司除了没有给部分员工做职业健康体检之外,也没有按照规定书面告知体检的结果。

除了上述问题,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总工会还发现该玻璃制品生产企业存在噪音超标和防护用品佩戴不到位的现象。为保护作业人员的听力健康,国家对于工作场所的噪声设有安全标准。职业接触8小时的工作地点,噪声标准应该在85分贝以内,而该玻璃制品生产企业的噪音达到了88分贝。部分职工的防护用品佩戴不到位,这证明企业没有尽到督促、指导职工正确佩戴使用防护用品的义务。

在收到平坝区总工会移送的相关线索后,平坝区人民检察院非常重视,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判。检察院认为,这些问题并非个案,而是有较大的普遍性。为充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启动了公益诉讼程序,并通过召开检察听证的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在检察听证会上,职业病防治专家就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释,听证员一致认为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该依法履职,希望检察机关对此予以监督。

之后,检察院向区卫生健康局送达了检察建议书,要求其依法履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督促相关企业整改,并深入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卫生健康局成立了工作专班,抽调卫健局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对检察建议中提到的5家企业立即展开督察,并限期完成了整改。

除此之外,卫健部门督促50家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1225名接触噪声、粉尘工种的职工接受了职业病体检并配发了防护用品,完善劳动合同。卫健部门还建立了多部门协作配合、联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职业禁忌证知多少

   什么是职业禁忌证?

职业禁忌证 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

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所以职业禁忌证并非都是,亦或都是异常的,有些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正常的指标,但出于职业接触的考虑,提高要求而作为了职业禁忌证,通俗点讲就是职业接触的要求严于一般人群。

   职业禁忌证的判定条件: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判定为职业禁忌证:

1、某些疾病、特殊病理或生理状态导致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更易吸收(从而增加了内剂量)或对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易感,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职业病;

2、某些疾病、特殊病理或生理状态下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能使劳动者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3、某些疾病 、 特殊病理或生理状态下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后能诱发潜在疾病的发生;

4、某些疾病、特殊病理或生理状态下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会影响子代健康;

5、某些疾病 、 特殊病理或生理状态下进人特殊作业岗位会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

6、依据毒物性质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情况 、 结合以上判定条件进行职业禁忌证的判定。

   职业禁忌证判定注意事项:

1、上岗前体检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并应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

2、在岗期间定期检查发现的健康损害是否是职业禁忌证,应和接触的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健康损害相鉴别。

3、特种作业人群如汽车驾驶员、消防人员等可参见相关的职业健康要求。

4、职业禁忌证主要是对接触特定的具有慢性毒性作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只有急性毒性损害的物质原则上不应有禁忌证。

5、评估个体对接触某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或某项特定作业的适应程度时,应与基础值做比较,或与参照人群的均值做比较。

6、判定是否为职业禁忌证时,需要综合分析个体的健康状况在暴露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或限值(依据 GBZ 2)以下时,是否增加或引发职业病危害风险。既要考虑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频率、强度和时间,也要考虑个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轻重程度和适应程度。

7、职业禁忌证的判定应综合考虑职业暴露的特征和个体健康状况,没有绝对的职业禁忌证。

   常见的一些职业禁忌证:

1

常见有害化学因素的职业禁忌证

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中度贫血,卟啉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2.汞及其无机化合物:慢性肾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各类精神病;

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各类精神病;

4.苯:血常规检出异常者,造血系统疾病如各种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血液肿瘤以及凝血障碍疾病等,脾功能亢进。

2

常见粉尘的职业禁忌证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煤尘、石棉粉尘、其它粉尘:活动性肺结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3

常见物理与生物因素的职业禁忌证

噪声: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噪声敏感者;

振动: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雷诺病;

高温: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未控制的糖尿病,大面积皮肤疤痕,癫痫。

   职业禁忌证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七)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

职业禁忌证是相对职业病而言的,不同的职业病所对应的职业禁忌证也不一样。

卫监提醒

企业作为落实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当主动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同时,必须及时为员工安排职业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书面告知员工。在防护用品管理上,企业要切实履行督促、指导职工正确佩戴使用防护用品的义务。卫生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督,不仅要对企业进行严格检查,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还要建立多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督促企业持续改进,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