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实验学校依偎古韵黄河,相拥京杭运河,地处宿迁市政治、文化中心,是伴随地级宿迁市成立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秉承“厚德向学”校训,传承“和乐包容“校风,努力建设成为高品位、高品质,具有民族气魄、中国精神、世界眼光的义务教育阶段示范性实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等省级以上称号或荣誉20余项,先后培养出15位正高级、特级教师。学校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教学成绩逐年提高,学校影响力与日俱增。
学校以立德为本,以育才为任,构建“爱·润”育人体系,落实“七个一”目标,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师者有术,用自身去引领,用真爱去点燃,用目标去激励;匠心致远,培养一批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品格高尚、兼具科学与人文素养的优秀学子。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美术书法教学科研基地、宿迁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宿迁市少儿春晚最佳组织奖、宿迁市少先队鼓乐大赛特等奖等荣誉称号,师生的编织、国画、版画、舞蹈等作品、节目已经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省、市、区级艺术节比赛大奖。小黄鹂合唱团录制的合唱视频《让中国更美丽》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和“学习强国”平台连续展播……

![]() |
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获得发展的两条重要的生命线。故此,一所学校的发展,特色的创建,起点必须基于师生的发展需要,立足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现有67个教学班,3600名师生,音乐教师16名,美术教师16名。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先进,现有音乐教室4个,舞蹈教室2个,美术教室4个,艺术活动室6个,音乐、舞蹈、绘画、器乐、书法等功能室齐备。学校秉承“匠心育人,和乐包容”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个性,着力打造艺术教育。积极探索和构建课堂渗透艺术、社团提升艺术、环境熏陶艺术的教育方式。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定期举办艺术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示范课、鼓励参与市区各项比赛。张露老师获区优课评比一等奖、论文获区艺术节一等奖;李瑶瑶老师获区优课比赛二等奖、论文获区文化艺术节特等奖……
我校致力于从人文的角度实践,培养学生特长,形成学校特色,走出一条艺术办学特色的教改新路。学校在学期工作中都能认真部署艺术教育工作,并成立了由校长、教学指导中心、艺术教研组长和艺术类老师等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健全了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了艺术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既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又有短期发展的目标,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讨论,有活动、有总结。
二、机构健全,管理落实
1、更新理念,科学确立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构建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艺术教育特色工作的重要举措,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学生的和快乐成长;同时,提出艺术教育需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团队共性焕发光彩”为主要目的,将师生的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自主、和谐、充分、全面的发展。
2、落实责任,科学规划艺术教育工作。
学校将艺术教育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写入年度工作施计划;统筹管理,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落实艺术教育课程管理责任,分管艺体副校长直接领导艺术教育教研和活动。明确指出:学校的学生的学生毕业时至少会1-2项乐器演奏、有1-2门艺术爱好、2-3件以上的艺术作品上墙或上台展示,2-3次以上参加过班级、学校及以上级别的艺术社团活动或艺术表演。
3、健全机制,有效调动艺术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
为加强对全校艺术教育的规范管理,我校先后制定了《宿迁市实验学校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宿迁市实验学校艺术教育先进班级评估标准》《宿迁市实验学校社团活动制度》《宿迁市实验学校艺术特长生培养制度》《宿迁市实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等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艺术教育教师工作热情高,成绩显著。扎实开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4、专项投入到位,全力保障艺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每学年将艺术教育器材装备及场地建设纳入学校整体经费预算,明确学校公用经费不少于 15%用于艺术教育专项经费,建设了音乐、美术、舞蹈、手工、绳编、书法、管乐、古筝、装裱等专用功能室,保证艺术教育开展有了专用场地。近几年,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校对艺术教育投入了20多万元经费,购买大量演出服装,配备了音响设备、电子琴、美术、音乐、书法等教学器材,保证了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学校鼓励艺术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全额报销培训费用,逐步提高了艺术教师的奖励力度。对艺术教师职称、津贴、评优选先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艺术教师组织、指导课外艺术活动计入教师工作量。
三、精彩活动纷呈,促进艺术教育工作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各年级按教学计划开音乐课、美术课,保证教学时间,做到了课堂教学保质保量。同时,开足艺术活动,为学生打造自我价值体现的展示平台:
1.综合型活动,多元化发展。
以轮滑文化为载体,分年级、分形式举办“无畏无拘 贴地飞行——让我们做勇敢自信的追风少年!”创作比赛活动,结合学生自己对轮滑的理解和体验,将每一次的滑行、每一个动作,都融入了想象与情感,创作出一幅幅生动鲜明的轮滑画作。
持续性开展“体艺嘉年华”“我型我秀”个人才艺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也为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校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更多元化、特色化的教育活动,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环境。
深入落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阳光下成长”中小学班集体艺术展示活动的通知》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培训,营造舆论氛围,组织协调,有序、健康、持续开展“校园合唱节”。
2.专题型活动,彰显风采。
每学年,我们都扎实开展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结合“六一”“元旦”等传统节日庆祝,人人参与,进行艺术成果展示,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健康活泼地发展。为争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工作奠定了基础。
“小黄鹂合唱团”值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2022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歌传唱活动”。宿迁市实验学校小黄鹂合唱团用动听的歌声,熟悉的旋律,环绕在祖国绿水青山间,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歌曲选送“学习强国”。
大家来打CALL,绘本童话剧《大脚丫跳芭蕾》《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拔苗助长》……孩子们的表演有声有色,很多精彩瞬间仍然历历在目,在美好的童年记忆中添上快乐的一笔。
百块色彩鲜明、童真童趣的彩绘墙作品为党送上最真挚的生日礼物。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心中对党和国家的美好愿景,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用画笔勾勒红色印记,用色彩点燃爱国情怀,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少年积极向上、勇于创造的精神风貌。
3.特色艺术活动,妙手童心。
学校将艺术社团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为综合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结合我校实际,依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辅导老师成立社团活动小组。专门辟出周二、四下午的延时课作为学生艺术课程选修时间,供学生开展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充分挖掘教师的专项特长,设置各种活动提供“菜单式”服务供学生选择。成立了器乐类、书法类、绘画类、舞蹈组类、合唱等艺术活动校级社团,全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社团活动。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艺术中陶冶情操,在艺术中快乐成长,绳艺、手工花、折纸、剪纸、绘画、国画、版画、扎染、书法等社团,充实课余生活,打开创造之门,锻炼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
4.艺术文化相融互通,独具特色。
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创新创优,2024年度,学校发掘、利用、融合校内外文化资源,打造了独具特色、开放融通、富有活力、润泽公益的文化创意中心。通过校园文化创意的融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美感,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创意作品。
学校建设文化创意中心,旨在交流互鉴中融起来,在创新创造中潮起来,在传承保护中活起来,弘扬国潮、国风、国韵,让匠心遗珍亘古亘今日新又新,校园文化艺术传承再现再创再生,以自信自强文创之笔,绘就学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精彩新篇。
文化创意中心集学校和学生作品展示、创意互动、艺术交流、作品收藏、公益实践于一体。文化创意作品涵盖工艺品、纪念品、绘画、书法、设计、摄影、航模和非遗文化艺术(剪纸、版画、泥塑等)等诸多领域。
我校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促美育事业新高度”为工作目标,认真、扎实的开展各项艺术教、研工作,大力推行艺术特色教育,促进我校艺术教育的新一轮跨越式的发展,使艺术教育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喜爱、人人受益的校园艺术氛围。
宿迁市实验学校依偎古韵黄河,相拥京杭运河,地处宿迁市政治、文化中心,是伴随地级宿迁市成立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秉承“厚德向学”校训,传承“和乐包容“校风,努力建设成为高品位、高品质,具有民族气魄、中国精神、世界眼光的义务教育阶段示范性实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等省级以上称号或荣誉20余项,先后培养出15位正高级、特级教师。学校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教学成绩逐年提高,学校影响力与日俱增。
学校以立德为本,以育才为任,构建“爱·润”育人体系,落实“七个一”目标,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师者有术,用自身去引领,用真爱去点燃,用目标去激励;匠心致远,培养一批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品格高尚、兼具科学与人文素养的优秀学子。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美术书法教学科研基地、宿迁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宿迁市少儿春晚最佳组织奖、宿迁市少先队鼓乐大赛特等奖等荣誉称号,师生的编织、国画、版画、舞蹈等作品、节目已经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省、市、区级艺术节比赛大奖。小黄鹂合唱团录制的合唱视频《让中国更美丽》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和“学习强国”平台连续展播……

![]() |
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获得发展的两条重要的生命线。故此,一所学校的发展,特色的创建,起点必须基于师生的发展需要,立足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现有67个教学班,3600名师生,音乐教师16名,美术教师16名。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先进,现有音乐教室4个,舞蹈教室2个,美术教室4个,艺术活动室6个,音乐、舞蹈、绘画、器乐、书法等功能室齐备。学校秉承“匠心育人,和乐包容”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个性,着力打造艺术教育。积极探索和构建课堂渗透艺术、社团提升艺术、环境熏陶艺术的教育方式。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定期举办艺术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示范课、鼓励参与市区各项比赛。张露老师获区优课评比一等奖、论文获区艺术节一等奖;李瑶瑶老师获区优课比赛二等奖、论文获区文化艺术节特等奖……
我校致力于从人文的角度实践,培养学生特长,形成学校特色,走出一条艺术办学特色的教改新路。学校在学期工作中都能认真部署艺术教育工作,并成立了由校长、教学指导中心、艺术教研组长和艺术类老师等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健全了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了艺术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既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又有短期发展的目标,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讨论,有活动、有总结。
二、机构健全,管理落实
1、更新理念,科学确立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构建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艺术教育特色工作的重要举措,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学生的和快乐成长;同时,提出艺术教育需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团队共性焕发光彩”为主要目的,将师生的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自主、和谐、充分、全面的发展。
2、落实责任,科学规划艺术教育工作。
学校将艺术教育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写入年度工作施计划;统筹管理,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落实艺术教育课程管理责任,分管艺体副校长直接领导艺术教育教研和活动。明确指出:学校的学生的学生毕业时至少会1-2项乐器演奏、有1-2门艺术爱好、2-3件以上的艺术作品上墙或上台展示,2-3次以上参加过班级、学校及以上级别的艺术社团活动或艺术表演。
3、健全机制,有效调动艺术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
为加强对全校艺术教育的规范管理,我校先后制定了《宿迁市实验学校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宿迁市实验学校艺术教育先进班级评估标准》《宿迁市实验学校社团活动制度》《宿迁市实验学校艺术特长生培养制度》《宿迁市实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等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艺术教育教师工作热情高,成绩显著。扎实开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4、专项投入到位,全力保障艺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每学年将艺术教育器材装备及场地建设纳入学校整体经费预算,明确学校公用经费不少于 15%用于艺术教育专项经费,建设了音乐、美术、舞蹈、手工、绳编、书法、管乐、古筝、装裱等专用功能室,保证艺术教育开展有了专用场地。近几年,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校对艺术教育投入了20多万元经费,购买大量演出服装,配备了音响设备、电子琴、美术、音乐、书法等教学器材,保证了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学校鼓励艺术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全额报销培训费用,逐步提高了艺术教师的奖励力度。对艺术教师职称、津贴、评优选先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艺术教师组织、指导课外艺术活动计入教师工作量。
三、精彩活动纷呈,促进艺术教育工作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各年级按教学计划开音乐课、美术课,保证教学时间,做到了课堂教学保质保量。同时,开足艺术活动,为学生打造自我价值体现的展示平台:
1.综合型活动,多元化发展。
以轮滑文化为载体,分年级、分形式举办“无畏无拘 贴地飞行——让我们做勇敢自信的追风少年!”创作比赛活动,结合学生自己对轮滑的理解和体验,将每一次的滑行、每一个动作,都融入了想象与情感,创作出一幅幅生动鲜明的轮滑画作。
持续性开展“体艺嘉年华”“我型我秀”个人才艺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也为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校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更多元化、特色化的教育活动,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环境。
深入落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阳光下成长”中小学班集体艺术展示活动的通知》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培训,营造舆论氛围,组织协调,有序、健康、持续开展“校园合唱节”。
2.专题型活动,彰显风采。
每学年,我们都扎实开展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结合“六一”“元旦”等传统节日庆祝,人人参与,进行艺术成果展示,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健康活泼地发展。为争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工作奠定了基础。
“小黄鹂合唱团”值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2022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歌传唱活动”。宿迁市实验学校小黄鹂合唱团用动听的歌声,熟悉的旋律,环绕在祖国绿水青山间,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歌曲选送“学习强国”。
大家来打CALL,绘本童话剧《大脚丫跳芭蕾》《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拔苗助长》……孩子们的表演有声有色,很多精彩瞬间仍然历历在目,在美好的童年记忆中添上快乐的一笔。
百块色彩鲜明、童真童趣的彩绘墙作品为党送上最真挚的生日礼物。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心中对党和国家的美好愿景,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用画笔勾勒红色印记,用色彩点燃爱国情怀,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少年积极向上、勇于创造的精神风貌。
3.特色艺术活动,妙手童心。
学校将艺术社团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为综合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结合我校实际,依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辅导老师成立社团活动小组。专门辟出周二、四下午的延时课作为学生艺术课程选修时间,供学生开展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充分挖掘教师的专项特长,设置各种活动提供“菜单式”服务供学生选择。成立了器乐类、书法类、绘画类、舞蹈组类、合唱等艺术活动校级社团,全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社团活动。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艺术中陶冶情操,在艺术中快乐成长,绳艺、手工花、折纸、剪纸、绘画、国画、版画、扎染、书法等社团,充实课余生活,打开创造之门,锻炼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
4.艺术文化相融互通,独具特色。
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创新创优,2024年度,学校发掘、利用、融合校内外文化资源,打造了独具特色、开放融通、富有活力、润泽公益的文化创意中心。通过校园文化创意的融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美感,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创意作品。
学校建设文化创意中心,旨在交流互鉴中融起来,在创新创造中潮起来,在传承保护中活起来,弘扬国潮、国风、国韵,让匠心遗珍亘古亘今日新又新,校园文化艺术传承再现再创再生,以自信自强文创之笔,绘就学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精彩新篇。
文化创意中心集学校和学生作品展示、创意互动、艺术交流、作品收藏、公益实践于一体。文化创意作品涵盖工艺品、纪念品、绘画、书法、设计、摄影、航模和非遗文化艺术(剪纸、版画、泥塑等)等诸多领域。
我校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促美育事业新高度”为工作目标,认真、扎实的开展各项艺术教、研工作,大力推行艺术特色教育,促进我校艺术教育的新一轮跨越式的发展,使艺术教育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喜爱、人人受益的校园艺术氛围。